• 安徽艺考教育领军品牌
  • 二十年专注美术高考 、央美培训基地
  • 报名咨询
  • 13965132326(魏老师)
  • 13905692376(周老师)
  • 中国当代艺术:持有还是清盘
  •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5日  来源:本院招生办  浏览次数:1613
  •   国内春拍刚刚落幕,综合各个拍卖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呈现量价齐跌的局面。同往年相比,流拍比例也大大增加,甚至连以往非常有市场号召力的F4(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张晓刚)的作品都未能幸免。据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国际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正在进入调整以及挤“泡沫”的时期。


      



      西泠春拍现场


      西方收藏家集体撤离


      近一段时间,艺术界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当属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于6月12日向筹备中的香港M+视觉博物馆捐出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有关机构称这批藏品价值13亿港元。据“部分捐赠、部分收购”协议,M+又向希克购入47件藏品,成交价达1.77亿港元。


      备受关注是因为希克与中国当代艺术的特殊关系。希克1979年进入中国,1995年到1998年任瑞士驻中国大使。自上世纪80年代末,希克开始关注当时还不为主流社会接受的中国当代艺术,并大量收藏王广义张晓刚、周铁海、方力钧、谷文达、徐冰、岳敏君曾梵志等众多艺术家的作品。据说他的藏品逾2000件,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大藏家”。


      备受争议是因为不少人对希克捐赠作品的实际价值存疑。艺术批评家江因风认为,希克捐赠实质是半卖半送式的打包倾销行为,“他捐赠自己收藏一半的作品,最终目的是为了他剩下的另外一半藏品能卖个好价钱”,而且“这次捐赠的作品大部分是没有多少市场价值的”。艺术批评家朱其也认为,“国人对希克的藏品含金量已经有些夸大”,“从他那本收藏画册《麻将》看,好东西并不是太多”。更有消息称,希克计划将他藏品中真正值钱的艺术品放到拍卖场上。最近,希克与国内两家拍卖行接触,有意拍出他收藏的陈衍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


      引人联想的是去年4月尤伦斯夫妇抛售手中藏品,成为当年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一件大事。比利时人尤伦斯夫妇自1987年首次来到北京就开始中国书画的收藏,后逐渐将重心转向中国当代艺术。2007年他们在北京开办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并于次年推出“85新潮展”,从展览看,其藏品数量不输希克,质量更胜一筹。尤伦斯本人曾多次表示将长期支持并持有中国当代艺术品。但2009年与2011年,尤伦斯夫妇以专场形式高调抛出手中藏品并短时内变现6.05亿元。其中,他们2002年以2530万元拍得的《写生珍禽图》以6171.2万元拍出; 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以50.85万美元购得的《局事帖》以1.08亿元拍出;他们收藏的《十八应真图》也拍出了1.69亿元的天价。而尤伦斯所藏的大量中国当代艺术品,更是低入高出,收益丰厚。当被问及是否仍愿意收藏中国艺术品时,尤伦斯说:“我不想再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了。”艺术评论家陈履生认为,“中国的艺术市场被尤伦斯玩了一把,且手段高妙:用中国的东西来赚中国人的钱,同时还引导了中国艺术市场的走向。”


      事实上,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很多藏家纷纷抛售中国当代艺术品。2008年,画商迈克尔?高德尤斯在“仕丹莱收藏当代中国艺术重要珍藏”展,抛出一两年前低价收购来的200件艺术品,大幅获利。英国藏家查尔斯?萨奇2008年在伦敦推出“革命在继续:中国新艺术”展,高调表示介入中国当代艺术,紧接着在2009年香港“萨奇专场”上将180件作品全部出手……西方藏家各展手段,以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玩击鼓传花并赚得盆满钵满。很多人惊呼,这是否意味着西方藏家对中国当代艺术失去信心?是否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将进入低谷?

      


    庞茂琨作品《莎莎》


      7月29日,在成都K空间,四川美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庞茂琨的个展“手绘的意志”开幕。这是继2010年在上海美术馆和2011年在广州美术馆先后举办了个展后,K空间为庞茂琨举办的第三场个展。与前两场相比,这一场的规模较小,作品呈现的状态也更加“随意”:以艺术家身边亲友为模特的油画肖像或素描,甚至包括宠物的速写。展览由广州著名批评家杨小彦担任策展人,共展出庞茂琨的油画、色粉、素描等多种媒材的绘画作品30余件。


      庞茂琨“手上功夫了得”


      这些再日常不过的题材,换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艺术家,恐怕是不敢用也不想用的。但庞茂琨不仅可以这样做,还能举办个展,并受到好评。原因简单:庞茂琨的“手艺”放在那儿,他画什么题材都没有关系,就像是何多苓的“杂花写生”,一片纷乱的野花草,都画得令人赏心悦目。


      杨小彦告诉记者,自己与庞茂琨相识多年,对他的一大印象就是“手上功夫了得”。在庞茂琨求学的那个年代,中国美术院校仍深受前苏联美术教学体系的影响,素描以几何形体和明暗、阴影为基础,并且成为相当一段时间学习素描的基础方法,影响了整整一代乃至两代艺术家的成长。


      有法国绘画大师安格尔的风格


      然而,杨小彦认为:庞茂琨的独特之处,便是他渐渐在这种学习中,自发地抛弃了细碎的块面,重新试着用线条塑造形体。也可以说,庞茂琨没有接受前苏联油画的影响,而是追寻了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精神。杨小彦称,他在庞茂琨的作品中看到了法国绘画大师安格尔的风格,“那种结实而又颇为活跃的线条,以及内里的一份高雅,构成了庞茂琨艺术的基础。”


      安格尔的《泉》大约是普通人所最为熟悉的一幅古典名画:那个将水罐放在左肩、让清水从她胴体一侧流泻而下的裸体少女,可谓是古典油画的代表形象之一。


      和安格尔一样,庞茂琨也同样迷恋于描绘女性。在7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问他这个问题时,庞茂琨轻声回答:“在我心目中,女性形象在绘画中有一种‘神性’。”


      画家的情绪全隐藏到了画的背后


      虽然因为在四川美院的职务和教学工作占去了画家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庞茂琨自己也谦称,“没有特别的主题和创意,就是反映日常的人物与生活。”模特均为他身边亲友,包括自己女儿。但在庞茂琨的笔下,尤其是那组被他命名为“花季未了”的系列油画,少女的脸庞真是如花朵、水果一般鲜润。虽然没有一个是裸体,但那彩色的衣物也散发出肉感的气息。四川大学青年艺评家鲁明军也认为,庞茂琨是一个迷恋手感、迷恋细节的人。“这一点尤其渗透在他最近的油画实验中。”


      鲁明军还指出,从庞茂琨的成名作《苹果熟了》(1983)直到今天,无论对笔触、肌理的处理,还是对光感与空间的处理,包括对人物造型与表情的处理,庞茂琨都在有意地弱化画面的张力,呈现出一种均衡与协调。同时,这也使得他笔下的画面更加平面,缺少了纵深与后退。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些女性形象的表情―――她们几乎没有表情。这一点与画面的平面感,共同表达出一种作者仿佛想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到画背后去的努力。有人认为呆板,有人则认为别有深意。这与艺术界对庞茂琨的绘画是否具有“当代性”的争议一样,永远无法取得定论。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观众来说,这也并不重要,用心慢慢欣赏每一根流畅的线条,以及它们所营造出来的生动轮廓,足矣。


      ■“手绘的意志―――庞茂琨写生作品展”


      ■时间:7月30日~8月28日


      ■地点:芳沁街87号附3-4号(永丰立交桥东侧)K空间

  • 
  • 0551-62845766
  • 13965132326(魏老师)
  • 13905692376(周老师)
  • 庐上美术与您分享
  • ©2015 合肥画室 安徽庐上书画院 合肥庐上书画院美术培训学校 Powered by 高考美术培训 皖ICP备20009957号-2  联网备案号:3401040270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