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9日,798艺术区星空间画廊“无处藏身”系列展之《单元一:“领地”》开幕。798艺术区星空间画廊“无处藏身”系列展之《单元一:“领地”》开幕。星空间艺术总监杨芳菲介绍说此次系列展览主要参展艺术家的背景来自“海归”。他们有着与国内艺术家不同的艺术经验和知识背景,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视觉经验。
进入展厅不得不说星空间今年的展览越来越“小清新”了。“无处藏身”是即将在星空间举办的一个实验性的系列艺术展,贾淳、陈天灼、阿斯巴甜(Aspartime)组合、叶甫纳、姜培源6位新一代年轻艺术家,将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逐步为观众呈现他们最新的创作成果。系列展共分3个单元,分别于6月至8月分阶段举办,而贯穿始终的是文献展部分。展览在讲述艺术家个体艺术实践的同时,相伴随的是从个体投射为整体的对于未来的艺术宣言,而这些也验证着星空间正努力成为年轻一代艺术家实践并实现自我价值的艺术平台。
陈天灼 这个非常有仪式感的场景 是“拜物教”的祭祀场所局部
“无处藏身”的隐喻
“无处藏身”隐喻当代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在不同语境下游离与跳跃的存在状态。无论是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还是相同环境下的不同精神层面,都在无时无刻地提醒和定义艺术家们的存在方式。他们从焦虑到怀疑,从矛盾到自我反省,并通过自发的主动实践超越原先的起点,展开和伸向更为广阔的疆界。
当下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他们被标签为70或80后,在时代标榜标新立异的躁动氛围下,被动地承受附加于他们意愿之外的自我价值定义,由浅入深的不确定性逐渐使他们摇摇晃晃,无可藏身,无处可逃。这些同样发生在海归艺术家们的身上,可以说,他们从出国的那天起就面临着无处藏身的状态,“跑”到国外去更经历了寻找自己,安定自己的过程,他们对于身份的焦虑,意识形态的重建,都被视为他们所要面临的挑战。
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因为任何方式的存在并不需要用某些属性来定义和证明,这些属性如同附属的参照系数,来辅助存在的被感知,但存在本身却是毋庸置疑的。“无处藏身”在这里更像是“无处不在”的辩证共存体。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陷入了无处藏身的境地,我们也是无处不在的。
系列展由“领地”,“待定”和“安置”三个单元组成,它们代表和诠释了艺术家置身于“无处藏身”境况下的自我实践和自救下的反思与解决方式,并从中传达出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精神诉求,在寻求更独立创作语境的同时,带来对艺术价值观的重新认识。
陈天灼 作品局部 请不要误解这是艺术家动手“掏出来的”,这件塑胶模型人是一件医学院上课用的现成品
单元一:领地
当我们无处藏身时,构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领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与其惶恐又漫无目的地找寻某个可被接受和容纳的阵营,不如创造一方自己的“领地”。在这个领地里面有丰厚的土壤和宜人的温度,不用跟随他人的节奏,更不用俯首于任何体系之下。我们可以创造独有的语言与生存方式,或自我欣赏或自我嘲讽,也许碰撞出火花给他人以启发,可能不需要理解与共鸣,只需将自己置身于其中。
此单元的两位艺术家的对话无疑是“无处藏身”系列展中对比感最为强烈和鲜明的,你不会从他们任何一个身上找到与对方联系的细枝末节,仿佛置身于两个氛围下,一个简洁、单纯,一个生猛、不羁。惟一可感受到的是各自为政的归属感与统治力量,他们的个人语言是不可揣测的王国,一旦你踏入领地,则要小心被其同化。
贾淳 以亚克力材质为作品的基础 模仿晒在户外的“被子”
贾淳
从法国留学归国的贾淳,艺术理念受西方70年代“ANTIFORME”的熏染,除了具有极简主义的简洁有力,他追求的是以美学感念为出发点,创造出艺术作品不同的阅读方式以及物质实用性价值的艺术提炼。
贾淳的作品以白色为基调,在艺术家眼里白色不单单是纯洁、平静、神圣的代表,更是无限颜色的依托、依靠,它反射着自然界里的颜色,并吸收所有的颜色然后又释放出来。另一方面,对于空间、建筑与材质的结合,以及在材质上的尝试和创新是贾淳的游戏法则。不同的材料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语言轨道上混合,并分享着相同的兴趣,而从中所体现出来的质感又是情感的再现。其中一件类似家具的作品“Rayon”就是对家具这个构成语言的结合在艺术实践上的对话,带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书架与摩登的现代结构组合成看似有实用功能性的艺术作品,而热塑性塑料板夹置于陈木与不锈钢的零件中间,又间接表现了艺术家在两种语境下的夹缝存生的境况。
陈天灼 作品局部 子宫头 牛脊椎脖子的鹰所象征的人们的欲望正扑面而来
陈天灼
在英国伦敦学习和生活了7年的陈天灼,在研究生毕业一年后选择回国发展。陈天灼高中毕业后就出国,从插画专业到纯艺术专业,他的艺术实践从痴迷于宗教符号化的表现形式与信仰仪式化的场景体验开始,作品大都以表现宗教题材为主,并发展为独具个人趣味的创作体系。
陈天灼的作品旨在构建一个虚拟的当代宗教体验,并将他极致略带歇斯底里的个人风格完全融入其中。通过解构重组熟知的宗教符号,并把这些宗教符号强加于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消费品和图像上,陈天灼用戏谑的手法创造了一个虚构的当代宗教,并捏造各种证据企图证明它的真实存在。从典型中心对称的作品布局,到带有宗教符号色彩的臆想形象,俨然将展览空间幻化成顶礼膜拜的现场,一切都介于随手可得与离经叛道之间。他的作品看似张狂无序,但却自成体系并按图索骥发展延伸。
“Tianzo 2012春夏时装片”系列作品是关于陈天灼自创的奢侈品品牌“Tianzo”的时尚大片摄影。在早已泛滥到审美疲劳的渐变色杂志广告式渲染下,呈现的是与奢华形象所背道而驰的由艺术家自己演绎的“时尚大片”。正在被巨型蟑螂腐蚀着的肢体,外翻裸露着的器官组织,虚假生硬的滴血伤口,搭配荒诞的金色大麻短裤,这些元素构成了集恶趣味、浮华、做作与讽刺意味于一身的视觉效果。模仿时尚大片的表现手法是对大众乃至艺术语境下拜金主义的盲目崇拜和肤浅一味追求奢华制造的讽刺。而另一方面,艺术家是想借用这种商业化的宣传模式向大众兜售自己所推崇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其实是反经验主义的,整个作品所表现的是艺术家对于这种虚假繁荣和腐烂形象的拥抱,他想借用这样的传播方式对于反经验甚至病态的价值观达到如宗教狂热般的追逐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