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只是十年以前,在中国大众的心目中,“艺术”和“拍卖”,恐怕还不如我们与某个非洲兄弟国家间的联系紧密。若那时向艺术家们提起“拍卖”二字,得到的多半是迷茫的眼神或好奇的询问。不过短短十年,艺术却早以由不食人间烟火的“上层建筑”,变成一门回报率颇高的生意。而其中,点石成金的拍卖市场,无疑是最大推手之一。
以拍卖而论,2011绝对是个“大年”。国内春拍实现总成交额428.42亿元,同比2010年春拍上涨112.71%,环比2010年秋拍上涨15.13%。各家拍卖公司几乎都创出了历史最好成绩。其中,近现代书画有3件作品破亿元,常玉以1950年创作的《五裸女》(成交价1.07亿元)成为中国油画作品破亿第一人,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更是以4.255亿元的高价,刷新了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的拍卖纪录。
秋拍的势头同样凶猛。赵无极作品《10.1.68》以6898万港元成交,刷新了画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一号》,三年翻了三倍。国外的拍场也很让人激动,伦敦佳士得“战后和当代艺术夜拍”的成交近六千万美元,53件拍品中有47件成交,7位艺术家创下个人纪录。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11年的中国拍卖市场,走出了一条先扬后抑的曲线。本季秋拍上,刘野、余友涵、刘小东、周春芽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成交价均不理想,而耿建翌、李山、张望等人的作品相继流拍,也传递出一丝令人不安的信号。面对着世界经济的二次探底,国家货币政策的一再紧缩,2012的拍卖市场能否继续辉煌?结论恐怕还存在着诸多变数。